首 页 ┊信息公开法规 ┊信息公开年报 ┊信息公开指南 ┊依申请公开 ┊政府门户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市政府 >> 工作动态 >> 统计公报

德兴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单位
德兴市人民政府 生成时间 2013-11-22 16:57:0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索 引 号: E25000-405-2013-0005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德兴市统计局  二0一三年六月
 
    201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紧密团结,以科学发展为主旨,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工业园区决战年、招商引资攻坚年、城市建设提升年、旅游开发启动年、发展环境优化年、社会管理创新年等“六个年”活动为主题,以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和谐为主调,围绕夯实建设全国百强县基础,积极创建省级卫生城市,不断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全市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健康的发展势头。

    一、综合

    经济总量稳步增长。经上饶市统计局核定,2012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22.11亿元,按可比价比上年增长12.5%,总量居上饶各县市第4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86亿元,增长7.1%;第二产业增加值74.25亿元,增长13.7%;第三产业增加值39亿元,增长11.5%。按年平均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生产总值41282元。经济结构保持平稳,三次产业比例结构为7.26:60.8:31.94。财政总收入25亿元,增长22.7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1亿元,增长3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67亿元,增长16.62%。外贸出口9175.74万美元,增长12.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不含德兴铜矿主业)18.99亿元,增长15.3%;实现利税6.69亿元,增长7.7%。农民人均纯收入8367元,净增1092元,增长15.01%。市属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4140元,增长14.24%。

    “三化”步伐继续加快。新型工业化稳步推进。全市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64.49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9.45%,拉动生产总值增长7.4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2.37%,拉动生产总值增长4.05个百分点。调园扩区力度加大,累计投资5.61亿元,完成征地1万亩,土地平整4500亩,园区基础设施趋于完善。新型城镇化成效明显。实施了德兴大厦、文化会展综合体、银鹿森林公园、福泰商业广场、教育园区、人民医院整体搬迁、城乡一体化供水等7个投资过亿元以上项目,开展了土地违法行为及违法违规建设行为清理整顿行动,城市亮化美化绿化日见成效,成功争创江西省级卫生城市。城市建成区面积达10.6平方公里,城市化率达52.58%,比上年提高1.51个百分点。农业产业化稳步推进。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全市有各级农业龙头企业3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153家。

    运行质量稳中有升。财政总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0.48%,比上年提高0.96个百分点。主要人均指标水平继续提高,按年平均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生产总值41282元;人均财政总收入8453元,居上饶市第1位。全市在岗职工(含德兴铜矿主业)平均工资48806元,增长12.77%;农民人均纯收入8367元,增长15.01%;全市人均年消费11383元,增长16.15%。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总量偏小,与全国百强县相比,经济总量、质量和效益等方面差距较大。地方工业产业基础薄弱,入园企业数量少,科技含量不高。服务业及文化产业总量偏小,旅游产业仍处起步阶段,人气不旺。地方发展融资不畅,平台建设缓慢。改善民生任重道远,农民持续增收难度较大。污染防治难度不小,节能减排形势依然严峻。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

    二、农业

    农业经济发展平稳。全市实现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15.5亿元,同比增长6.11%。通过“一卡通”共发放粮食直补、良种补贴、自然灾害补助资金等13378万元。粮食播种面积28.93万亩,下降2.35%,其中稻谷播面25.86万亩,下降2.2%。油料种植面积5.54万亩,增长0.61%,其中:油菜播面4.94万亩,增长1.79%。蔬菜种植面积4.12万亩,增长17.08%。

    经济总量略有增加。粮食产量稳定在10.11万吨,比上年增长0.16%,其中稻谷产量9.27万吨,增长1.53%。全年共出栏肉猪10.96万头,增长1.46%;年末生猪存栏8.13万头,增长3.91%。其中:能繁母猪5671头,增长5.10%。全年肉类总产量10606吨,增长1.07%,其中:猪肉产量8950吨,增长1.74%。油料总产量6487吨,增长9.28%。水产品产量9040吨,增长7.68%。

    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33家,总数达153家。农业企业总数达224家,其中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8家,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总数达5家。农业创牌再获佳绩,“源森”茶油荣获全市首个全国驰名商标,“天之海”、“年年新”被认定为江西省著名商标,全市农业企业获省级著名商标15个,百勤集团被列为上饶市首家国家“863”计划参与单位。 

    保障能力继续提高。水利工程建设成效显著,已建成各类水库107座。全年水利建设投入资金9430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39千公顷。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0.67千公顷,节水灌溉面积5.27千公顷。农机化投入750万元。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达39.05万千瓦特。

    林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市共完成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任务2.67万,全市低改油茶林1.5万亩,千亩以上油茶林基地4个,万亩以上油茶林基地1个。连续四年荣获全省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综合先进县(市、区)”称号。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6.2%。主要林产品产量大幅增加,油茶籽产量4000吨,增长29.03%。

    新农村建设继续推进。全市新农村建设点86个,涉及总户数4930户,总人口18362人。全年完成改水4881户,完成率达99%;完成改厕4733户,完成率达96%;清理垃圾、污泥1200吨,拆除空心房103栋,共6180平方米;新建水泥路面119.1公里。实现了户户通水泥路,全部新农村点都新建了休闲广场,安装了健身器材和路灯。修建水沟172条8600米。全年累计筹集新农村建设资金500多万元,农民自愿义务投工1.3万个。

    外出务工人员有所减少。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外出务工人数为52078人,下降4.1%,其中出省37800人,下降3.04%,占全部外出务工人数的72.58%,同比提高0.79个百分点。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增长较快。全市工业已经形成了以有色金属冶炼、有色金属采选、化工、金属制品、食品等五大产业占主导地位的格局。2012年全市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64.49亿元,按可比价比上年增长13.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不含德兴铜矿主业,以下均同)实现工业增加值18.99亿元,增长15.3%。工业总产值79.4亿元(快报),增长24.7%。工业产品销售率累计99.6%。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0.19亿元,增长25.2%;利税总额6.69亿元,增长7.7%;利润总额4.27亿元,下降9.8%,其中国有企业实现利润3.24亿元,增长0.93%。规模以上工业用电3.91亿千瓦小时,增长21.9%。全市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企业达15家,过5亿元3家,过10亿元1家。 

    园区平台不断完善。大茅山经济开发区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新落户企业20家,开工14家。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72.71亿元,增长12.75%;实现利税6.43亿元,增长4.86%;实现销售收入72.47亿元,增长13.05%。  

    工业产品有增有减。全市共产铜精矿含铜16.41万吨,增长4.66%。铜精矿含金5139千克,下降16.33%。异VC钠18232吨,增长9.5%。黄金2021.4千克(规上独立金矿),增长2.5%。精制食用植物油4897.4吨,增长49.2%。硫酸10.4万吨,下降6%。胶合板5.1万立方米,增长27.5%。水泥15.48万吨,增长37.4%。棉纱4321吨,增长81.3%

    建筑业运行稳定。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9.76亿元,同比增长13.5%。具有资质等级并纳入统计笼子的建筑企业6家,完成产值14.77亿元,增长13.09%,其中建筑工程产值13.98亿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7.86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加快。扎实开展重点项目大会战,启动实施了116个重点项目,总投资264.7亿元。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1亿元,增长30.1%,首次突破百亿大关。其中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总量突破80亿元,完成80.01亿元,增长29.1%。其中,实施亿元以上项目12个,同比增加6个。在规模以上投资中,国有投资40.3亿元,增长11.9%;非国有投资39.7亿元,增长60.1%。按投资类型分,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70亿元,增长24.1%;房地产开发投资3.47亿元,增长39.8%。按产业结构分:第一产业完成投资3.5亿元,增长10.6%;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9.4亿元,增长7.0%;第三产业完成投资39亿元,增长30%。在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工业、商贸、旅游和农业等产业项目完成投资45.2亿元,增长9.4%。工业性固定资产投资40.6亿元,增长10.4%,工业性投资占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50.8%,比上年下降7.9百分点。 

    重点项目实施顺利。在全年实施的116个重点项目中,工业项目22个,城建项目14个,民生项目9个,交通项目9个。江铜(德兴)60万吨∕年,硫铁矿循环经济(一期)、源森茶油年产8000吨山茶油基地、永达电器年组装500万只新能源电池、城市垃圾填埋场、城区污水管网改造等21个项目顺利竣工或投产。

    房地产开发步伐加快。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47亿元,增长39.8%。高于全市投资增速5.8个百分点。在建项目10个,其中住宅投资1.6亿元,增长8.4%。房屋销售面积为10.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9倍,其中,住宅销售面积3万平方米,下降18.9%;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7.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7倍。

    五、国内贸易

    市场消费持续升温。积极推广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和“家电下乡”政策,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较好的增长态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完成33.67亿元,增长16.62%。其中:城镇零售额实现22.45亿元,乡村零售额实现11.22 亿元。车市持续火爆,房市不断升温。全年共发放家电下乡补贴726万元。

    旅游市场加快构筑。旅游开发有力实施。“五区两园”等重大旅游项目建设快速推进,全年接待游客105万人次,增长65%;旅游综合收入达13亿元,增长89%。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有序推进,张潜故居、和兴古街等项目初步完成。大茅山风景区升格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对外开放有序发展。全年引进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17个,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2个,实际进资21.02亿元,同比增长20%;实际利用外资2000万美元,增长60%。外贸出口9175.74万美元,增长12.4%。

    六、交通、邮电、通信

    交通运输业发展平稳。全年客运量363万人,增长20.2%。旅客周转量31665万人公里,增长9.6%。货运量339万吨,增长14.1%;货物周转量32141万吨公里,增长15.8%。

    邮电通讯业稳步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6165万元,增长5.7%。移动电话用户22.6万户,增长11.94%。互联网用户38200户,增长42.67%。全市手机普及率76部/百人,固定电话4.84万部,下降9.53%。

    七、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收入稳步发展。全市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25亿元,较上年增收4.63亿元,增长22.75%。总量创历史,连续六年净增额超2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7.4亿元,增长31.82%。按征收部门划分,国税9.15亿元,增长5.33%;地税10.84亿元,增长40.22%;财政5.01亿元,增长26.89%。财政收入中来自工业的收入14.04亿元,占总收入的55.8%。财政收入过亿元乡镇3个,其中泗洲镇过4亿元。

    全市财政累计支出27.35亿元,较上年增支3.94亿元,增长16.8%;其中:一般预算支出25.13亿元,增长31.2%。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农林水事业支出分别达到4.01亿元、2.32亿元、1.78亿元和5.72亿元,四项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比重达到55%,有力支持和保障了教育、社保、卫生、文化等民生事业的发展。

    金融运行保持平稳。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90.49亿元,比年初增加6.34亿元,增长7.52%。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61.75亿元,比年初增加7.93亿元,增长14.73%;各项贷款余额46.73亿元,比年初增加5.8亿元,增长14.17%。

    保险事业稳中有升。全市保险机构实现保费收入12364万元,增长1.83%,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7398万元,增长4.68%;人寿险保费收入4966万元,下降1.39%。

    八、教育、文化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全年筹集资金6000多万元实施校建项目32个,新建校舍3.31万平方米,消除D类危房5972平方米。继续实施高中阶段免费教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小学在校生年巩固率达100%,初中在校生年巩固率提高0.3个百分点。全市共投入663万元用于学校信息化建设、实验教学装备和图书采购。义务教育实际补助投入资金2626.1万元,投入资金438.98万元,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生活费人数达3847人。全市共有中小学校71所,其中:中学18所,小学53所。在校学生45395人,其中:中学生15176人,小学生30219人。幼儿园达标率不断提升,全市有达标幼儿园74所,在园幼儿14337人。

    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全市共有专任老师2637人,其中:拥有中学一级以上职称892人,其中女性272人;小学一级以上职称1322人,其中女性701人。教学质量保持稳定,专科以上高考升学率达90.2%,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文化事业深入推进。新建了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综合文化站实现了全覆盖。建成村级农家书屋91家,全市行政村共享工程覆盖面达88%。争取资金100余万元,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抢救性维修。在全省率先实施了书法、音乐、舞蹈、电子琴、诗词讲座五个学科的免费艺术培训。全年在中央级媒体用稿37篇,省级媒体用稿266篇,上饶市级媒体用稿1586篇,上饶日报头版头条用稿数量在上饶市各县市区中名列前茅。电视覆盖人口达29.24万人,电视覆盖率为98.8%。全市拥有市级图书馆1座,图书藏书8.2万册。

    九、卫生、科技

    卫生事业成效显著。夯实硬件,提升软件,制作了《中国铜都·和谐德兴》城市形象宣传片和《优化城区环境、构建和谐社会》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宣传片,全面推进江西省卫生城市创建,顺利通过省爱卫办的考核验收。卫生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完成了市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市人民医院南迁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农村以改造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提高农村卫生服务能力为目标,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日趋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群众的受益面和受益程度不断提升,民政、计生扶助对象参合率已达100%。继续推行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均等化,农村人口与城镇居民参保率98.17%,创历史新高。全年共筹集资金6373万元,基金使用率为101.51%,城镇中小学生参保率100%。全市拥有医疗机构(不含私人诊所和村卫生室)26家,拥有注册执业医师539人,每千人拥有执业医师数1.82人。拥有病床870张,每千人口病床2.94张。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2.75‰,妇女住院分娩率达99.78%。

    科技事业稳步推进。成功申报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和江西省可持续发展试验区。组建市本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全年申报专利20件、省级重点新产品4项;申报江西省2013年科技计划项目8个。2项科技成果获上饶市科技进步三等奖,5项科技成果通过上饶市鉴定。全市拥有1家高新技术企业,技术贸易机构8家。

    十、人口、民政

    人口总量缓慢增长。根据人口抽样调查推算,全市年平均常住人口为295789人,人口出生率13.29‰,死亡率6.06‰,自然增长率7.23‰。年末全市公安户籍总人口328708人,其中农业人口202453人。在人性化的计划生育政策指导下,全市计划生育率达85%以上。

    民政工作健康发展。全市纳入五保供养对象829人,发放五保供养资金193万元,保障了五保对象的基本生活。为90周岁以上老人发放长寿补贴36万元。全市有城镇居民9202人、农村居民8841人得到了政府最低保障救济,全年共发放最低保障补助金3559万元。全市城乡有2.15人次困难群众得到了医疗救助,发放医疗救助资金994万元;全年为1740名重点优抚对象发放抚恤补助经费1156万元;城乡低保对象均免费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全年共下拨救灾救济款588万元。婚姻登记实行免费制度,全年办理结婚登记3090对,协议离婚756对。办理收养登记15件。殡葬火化习俗已经形成,全年完成遗体火化1646具,火化率100%。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不断加强。努力从源头上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否决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选址不当、布局不合理、严重污染环境项目。积极开展硫化工产业园和新兴产业园规划环评,确保全市重点污染防治设施的正常运转率达90%,两河流域的重点污染防治设施的正常运转率达95%。全年共计征收排污费2000万元,排污费征收面达到90%以上,城市空气质量达到Ⅱ级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全年工业污染治理施工项目10个,共投资1577万元。工业废水排放量2555万吨,工业废水处理量26739万吨,工业固体综合利用量179吨。工业用水总量为29187万吨,其中重复用水量达到25291万吨,占总量的86.65%,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十二、人民生活、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全年全部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含德兴铜矿主业)135168万元,增长14.93%,其中国有单位113692万元,增长12.84%。全市全部在岗职工(含德兴铜矿主业)年平均工资48806元,增长12.77%,其中,国有职工年平均工资53321元,增长11.52%。市属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4140元,增长14.24%。农民人均纯收入8367元,增长15.01%,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社会保障惠及民生。全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4.3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9万人。社会养老支付率达100%,养老金社会发放率100%,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发放率100%。养老保险费征缴工作加大力度,养老保险基金征缴突破亿元大关,养老保险费征缴总额20663万元,征缴率高达99.0%。积极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就业、创业的平台,净化劳动力市场。全年开展再就业培训3200人,城镇新增就业821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
 
 
附表1:主要农产品产量
指标名称
单位
2012年
2011年
增减%
年末耕地面积
公顷
14501
13310
8.95
粮食总产量
101097
100937
0.16
 #早稻
22648
22076
2.59
  二晚
26185
29439
-11.05
  一晚
43916
39840
10.23
  大豆
1503
1745
-13.87
  薯类
4792
5567
-13.92
油料总产量
6487
5936
9.28
 #花生
846
675
25.33
  油菜籽
5416
4007
35.16
  芝麻
225
195
15.38
油茶籽产量
4000
3100
29.03
茶叶总产量
182
419
-56.56
水果总产量
1196
1224
-2.29
年末生猪存栏
万头
8.22
8.13
1.11
全年出栏肉猪
万头
10.96
10.8
1.48
肉类总产量
10606
10494
1.07
 #猪肉产量
8950
8797
1.74
水产品产量
9040
8395
7.68
 
附表2: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2012年
2011年
增减%
铜金属含量
6119
3683
66.1
铅金属含量
1843
1629
13.1
锌金属含量
2959
2484
19.1
精制食用植物油
4897.4
3282.5
49.2
食品添加剂
18232
16644
9.5
软饮料
1901.7
 
 
棉纱
4321
2383
81.3
胶合板
万立方米
5.1
4
27.5
硫酸(折100%)
103986
110575
-6
单晶硅
千克
56753
23775.5
138.7
化学药品原药
119.7
104.8
14.2
中成药
542.3
452.8
19.8
水泥
154827
112699
37.4
78734.4
72509
8.6
黄金
千克
2021.4
1972.4
2.5
注:本表统计范围为规模以上工业,不含德兴铜矿主业。
编辑:文文


 
 
返回顶部】 【打印本稿】 【关闭本页
 
 
版权所有:中共德兴市委、德兴市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 德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德兴市人民政府电子政务工作办公室